麦肯锡——在线QQ客服
电话:400-999-6223

关于开通商标异议申请人变更渠道的通知

时间:2017-07-06


  为深入推进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充分发挥商标异议程序的权利救济功能,便于当事人依法主张权利,现就开通商标异议申请人变更渠道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商标异议申请人变更是指异议申请提交之后至异议决定作出之前,异议申请人据以提出异议申请的在先权利转移至案外第三人,由第三人承继异议申请人主体地位、参加后续异议程序并承担相应后果。在先权利的转移包括异议申请人和第三人之间自愿的转让,也包括因合并、继承、诉讼等事由导致的法定移转。在先权利的转移应当合法、有效、完整,致使异议申请人失去适格的主体资格、第三人获得适格的主体资格。

  二、异议申请人变更应由第三人以异议申请补充材料的形式向商标局提出书面申请,并一次性提交以下材料一份:异议申请人变更的书面申请;身份证明;在先权利转移证明;原异议申请人同意变更的书面文件。异议申请人变更书面申请应当有第三人承继异议申请人主体地位、参加后续异议程序并承担相应后果的明确意思表示。在先权利转移证明应当包含在先权利转移的双方主体、转移时间、权利范围和法律效力等内容。


商标局

2017年7月4日


上一篇:商标事业迎发展 昂首前行催奋进!
下一篇:关于开通商标异议申请人变更渠道的通知
商标事业迎发展 昂首前行催奋进!

  “市场是海,企业是船,商标和品牌则是帆。”作为一名小微企业的负责人,北京雨蕾汽配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志慧已然能意识到加强企业商标保护、实施名牌战略,是实现企业腾飞的必然选择。

 

  一个企业尚且如此,对国家而言,商标事业对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更为重要。2013年,我国共受理商标注册申请188.15万件,比上一年增长14.15%;2016年,我国商标注册申请量则达到369.1万件。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中,根据中央关于深化改革各项决策的部署,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本着改革创新、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的原则,作出开展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的部署,一系列改革措施落地生根,力促我国商标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体系完善促活力

  商标注册申请数量逐年增多,并呈现诸多新形式,这离不开体系的完善和政策的引导。

 

  2013年,我国对商标法进行了第三次修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彼时施行的商标法有些内容已难以适应市场需要,主要表现在商标注册程序繁琐、商标确权时间过长、恶意注册商标较多、商标侵权行为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等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工商总局启动了第三次商标法修改工作。2013年8月30日,新商标法通过全国人大的表决。此次商标法修改贯穿了商标申请、注册、管理、确权、维权的各个环节,对现行商标法共做出了五十三项修改,商标法全文也从现有的六十四条增加到七十三条,进一步保障了广大权利人的权益。

 

  面对商标注册申请数量逐渐提升的情况,2016年7月14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的意见》,以解决商标注册和管理存在的问题为导向,以实现商标注册便利化为主线,以拓展商标申请渠道、简化商标注册手续、优化商标注册流程、完善商标审查机制、加强商标信用监管为手段,进一步方便申请人申请注册商标,提高商标审查效率,提升商标公共服务水平,更好地发挥品牌引领作用,促进品牌经济发展。

 

  政策的引导不仅如此,为了适应我国商标法的第三次修正,进一步规范和做好商标审查和商标审理工作,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借鉴国外审查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多年商标审查、审理实践。2016年12月,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和商标评审委员会对《商标审查及审理标准》进行了修订。此次修订新增了声音商标审查标准、审查意见书在审查实务中的运用标准、我国现行商标法第十九条第四款的适用标准、我国现行商标法第五十条的适用标准、我国现行商标法第十五条第二款的审理标准、利害关系人的认定标准,并针对我国现行商标法第十条的部分修改对审查标准进行了相应修订,同时删减、新增了部分审查案例,丰富、完善了商标审查和审理标准的内容。

 

  改革创新显成效

  “近年来,我国商标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知识产权法学教研室主任杜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最根本的原因来自于经济驱动,商标作为区别不同商品和服务的标识,承载着企业的创新成果、产品质量和商业信誉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其重要性被广泛认知,尤其自我国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企业数量大幅增加,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被有效激发,我国的商标事业随之快速发展。

 

  其次,社会软环境也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通过多年来对社会各界的广泛宣传,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素养逐步提升,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逐步增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企业的商标品牌意识显著增强。最后,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助推了商标事业的发展,国家工商总局推行的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拓展了商标申请的渠道,简化了商标申请的手续,优化了商标申请的流程,完善了商标审查机制,加强了商标信用监管,还规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这些都为商标申请人提供了诸多便利,为我国商标申请质与量的提升提供了保证。

 

  地方商标受理窗口就是便利化改革的一个缩影。2016年10月30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批准13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设立商标受理窗口,同年11月1日正式启动运行开展商标注册申请受理工作。受理窗口负责指定区域内商标注册申请受理、规费收缴,并接收、审核商标注册申请文件,对符合受理条件的商标注册申请确定申请日;受理窗口同时还代发商标注册证,提供查询和咨询等服务工作。这一举措为商标申请人就近办理商标注册申请业务提供了便利。

 

  与此同时,2016年12月1日,为了减轻商标申请人负担,为商标申请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首个京外商标审查协作中心即商标审查协作广州中心正式挂牌运行,开展注册商标申请现场受理、咨询、商标注册申请审查和商标法律法规宣传咨询服务,指导地方开展商标专用权保护,协调促进地方商标品牌战略实施等工作,将分担部分商标注册审查任务,尽可能缩短商标审查周期。


  5年时间,我国商标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到来之际,正昂首阔步向前!

用数据说话!我国企业如何抢占NFC技术高地?

  2016年2月,基于近场通信技术(NFC)技术的Apple Pay入华,引发了业内新一轮对于NFC技术的追捧。时至今日,虽然Apple Pay入华后的发展热度未及预估,但NFC技术阵营的实力日益雄厚,竞争也更加激烈。

  NFC技术是手机近场移动支付应用影响最大、支持企业和组织最多的方案,主要的银行、移动运营商、智能卡商、移动终端制造商几乎全都加入了NFC阵营。除了移动支付之外,NFC技术还有其它很多应用场景,带有NFC功能的设备允许使用者无论在何处都可以存储和获取各种个人数据,如消息、图片、MP3文件等,还可用于电子票证等。笔者通过对全球范围内NFC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行检索和分析,以期为我国相关产业和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各大企业纷纷入局

  笔者经过专利检索发现,截至2017年4月10日,全球涉及NFC技术的相关专利申请共1.455万件。

  2004年之前可以看作是NFC技术的萌芽期。NFC技术最初是由飞利浦、诺基亚和索尼主推的一种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FCIP-1),并向ECMA国际组织提交了标准草案。该领域的相关专利申请主要掌握在参与NFC最初开发和标准制定的极少数的大公司手中,如索尼、NXP、诺基亚等,其中,索尼迅速成为持有NFC技术的龙头企业。这一时期的专利申请量虽然少,但包括了大量基础专利和重要专利,含金量较高。例如,索尼在2002年提交的关于NFC的基础专利申请JP2004200840A,全面公开了NFC最初的开放式技术标准NFCIP-1。索尼围绕该基础专利,进行了完善的专利布局。

  2005年至2009年,NFC领域的专利申请从2005年的175件缓慢增长到2009年的356件。这一时期,NFC基础专利持有者开始在各国跑马圈地,进行广泛的专利布局,努力保持专利优势,例如,2003年和2004年,索尼分别在华提交了两件基础技术的专利申请CN1692566A和CN1578185A,此后不断以这两件专利申请为基础进行专利布局,内容涉及基于NFC技术的移动终端和读卡器等多个方面。同时,其它虽未参与NFC最初开发但在通信领域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也纷纷加入NFC研发阵营,包括Blaze Mobile、三星、中兴通讯、博通、佳能等。

  从2010年开始,NFC领域的专利申请量迅猛增长,2011年相关专利申请数量增长到1196件,2012年增长到2312件,2013年和2014年保持增长势头,但增长力度有所放缓。这一时期,移动支付在各国发展迅速,近场移动支付以其安全性、快捷性而被企业看好,NFC作为近场移动支付的主要通信标准获得了广泛认可,标准渐趋统一,谷歌、三星、苹果等主要通信企业都相继推出了基于NFC技术的近场移动支付方案,带动业界加大了对NFC技术的研发力度,专利申请大幅增长。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带动了NFC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NFC在数据传输、电子票证等其它领域的快速发展。这一时期,索尼、NXP、诺基亚等NFC技术的引领者进一步保持研发优势,继续加强在世界各地的专利布局。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来自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增长迅速,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专利布局还需加强

  笔者分析了全球NFC领域的专利申请量排名,三星、佳能、诺基亚、LG、索尼、谷歌、黑莓、高通、中兴通讯、NXP占据排名的前十位,申请量排名前20的申请人均为企业,且以通信行业的国外大公司为主,英特尔、博通都位列其中。

  作为NFC技术的引领者,索尼、诺基亚、NXP、高通、三星掌握着大量的基础专利,且在各国都有专利布局。以中、美、欧、日、韩5个国家或地区作为分析范围,索尼、NXP、高通均有超过50%的专利申请至少在以上3个国家或地区中同时布局。三星NFC技术的全球专利申请量最多,技术商用化程度也较好。

  NFC技术在我国主要随着移动支付应用的兴起而开始,因此起步较晚,国内企业的基础专利持有量较少,且专利布局明显偏弱。中兴通讯是国内企业中在NFC专利方面的领先企业,持有的专利申请数量居国内企业之首,围绕核心技术也进行了一定的专利布局,但布局力度明显弱于三星、索尼等大公司。

  我国是智能手机应用大国,同时具有移动支付商用的广阔市场,具备NFC技术发展的优越条件。但目前我国的近场移动支付市场还是以二维码支付为主,NFC技术只在有限的领域具有优势,例如公交卡。可以说,我国NFC技术的产业应用性尚不成熟,这对于国内NFC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近年来,我国NFC技术方面的专利申请量增长迅速,但大多分布较为零散,技术研发的深度和系统性不够。相关企业应增强研发的深入性和系统性,针对已有专利加强外围专利布局。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通信企业走向海外市场,其全球专利布局的意识也要提高,才能为产品输出保驾护航。

  企业除了增强自身的技术研发外,专利收购也是快速提升专利竞争实力的有效方法。由于我国的NFC技术在基础专利方面较为薄弱,通过专利并购的方式获取NFC技术的基础专利成为增强我国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


我国高校2016年提交专利申请超过18万件,授权超过12万件

“幼苗”如何长成参天“大树”? 

  2016年,我国高校共投入38.1102万亿元科研经费,拥有1356名科研人员,提交18.4423万件专利申请,12.1981万件获得专利授权……这组数据显示出我国高校2016年巨大的科研投入以及丰富的成果产出。然而,长久以来的现实情况却是,我国大量科技成果只能沉睡在实验室,技术“幼苗”很难长成参天“大树”。

  为了在高校成果转化需求和企业技术攻关需求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使两大需求实现无缝对接,6月21日至23日,首届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下称科交会)在惠州举行,180多所高校与350家企业成功牵手,交易科技成果696项,签约金额达39.9亿元。会议期间,来自全球知名高校的专家汇聚一堂,分享技术转移的成功经验,探讨技术转移的新路径、新模式。

  “鹊桥”相会

  “我们这款婴儿床,看起来简单,功能可不少呢!它不仅能精准识别宝宝哭声强度,自主匹配安抚宝宝的模式,还具有健康监测、远程看护、智能抓拍、娱乐早教等功能。”在科交会现场,一款叫“智小乖”的智能婴儿床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广东小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周振韬告诉本报记者,“智小乖”是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研发的,后者主要提供技术支持,目前,围绕该产品已提交多件专利申请,不久将进行批量生产。

  除了“智小乖”这种贴近日常生活的创新成果,2D/3D双屏内窥镜、新型3D打印材料、全时空融合定位云平台、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智能柔性充电机器人等各种高精尖技术成果也纷纷亮相。在科技成果展示厅,300多所高校展示了大量成果,更有不少高校制作了一本本的科技成果汇编,好让参观者了解学校的更多成果。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果汇编》中,记者看到其重点推荐的新品种达39项,新技术18项,此外还展示了279件专利。

  据介绍,此次科交会组委会征集到高校科技成果约1万项,重点推介展示6600项,安排了100个重点项目进行路演,收到企业提出的技术需求2500项,让300多所国内外高校与3000多家企业通过科交会搭起的“鹊桥”面对面交流、现场对接科技项目,结出丰硕成果。不少高校和企业负责人表示,通过参加科交会加强了精准对接合作,为高校的成果转化和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截至6月23日,在科交会上,180多所高校与350家企业成功牵手,交易科技成果696项,签约金额39.9亿元。其中域鑫科技(惠州)有限公司与北京大学签约合作,涉及金额6000万元;惠州天阳精密部品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约合作,涉及金额3000万元。

  探索前行

  高校科研投入巨大,高端人才汇聚,科技成果产出丰富,是重要的专利汇聚地和供给方。教育部公布的高校年度科技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高校共提交18.4423万件专利申请,其中12.1981万件获得专利授权。但同时,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状况却不尽如人意。

  在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陆川看来,科技成果转化涉及三方,即成果所有方、成果转化方和成果应用方。从这个角度看,我国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经历了3个阶段。“在成果转化的1.0时代,高校身兼三方,高校的优势是教学和科研,直接开办企业,不是己身所长,这个时期成果转化的成功案例不多。在成果转化的2.0时代,高校意识到需要通过‘资本+技术’的方式推动成果转化,且与企业合作的意愿也非常强烈,但是一见钟情容易,合作却很难——直接进行成果交易很难成功。这主要是因为交易双方价值观不同,资本和产业看重的是商业价值,而高校看重的是技术价值。目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正处于3.0时代,各高校正在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转化模式。”陆川表示。

  在多年的摸索前行中,也并非没有成功的案例。清华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助理王飙介绍,清华大学在整合全校科技产业的基础上,于2003年设立了清华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清华控股),注册资本25亿元,以市场化投融资方式转化大学科技成果。2016年,清华控投销售收入956亿元,资产规模3500亿元。“清华控股之所以发展迅速,是因为清华控股依托清华大学雄厚的科研实力,同时还有相对完整全面的产业布局,在全国运营和管理70个科技园和144家创业孵化器,这为科技成果转化的落地提供了很好的支撑。”王飙表示。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清华大学作为国内知名高校,拥有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其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很多并不具有可复制性。

  百花齐放

  面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困境,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各高校也进行了很多技术转化新路径、新模式的探索。此次科交会上,不少高校都进行了技术转化模式探索的经验分享。

  “从理论研究到技术研发,是高校擅长的;从小企业发展壮大成为大企业,是资本和产业擅长的。把技术价值转化为商业价值,应该由新型高校科技成果转移机构来做。”陆川认为,新型高校科技成果转移机构就是把以前技术转移的中介公司,变成“资金+专业服务”的专业转化机构,把以前的佣金模式转为以发现技术的商业投资价值为主。这类机构应该有两个定位,一个是科技成果的运营商,一个是高端人才的经纪人。

  “其实就是将有技术价值的成果作为核心,以资金加专业服务的模式,通过扮演联合创始人与超级产业投资人的角色,将知识产权商业化,并提供基础的创业服务,使技术转化为有商业价值的成果或股权。把技术‘种子’培育成可产业化的‘青苗’后,就可以被上市公司并购、获得投资或独立上市发展。”陆川介绍,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研究院用了3年时间培育出124家企业,其中获得风投56家,股值过亿元的超过10家。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研究院的年收入也从3年前的0元,发展到2016年1.26亿元。

  南京理工大学则尝试建立了中高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平台。“通过建立高校专利超市,该平台汇聚了全国高校上百万件专利,建立的专利标定体系实现了专利成果的可视化和定向运营,通过基金运作、处置权协议等手段,破解了高校职务成果所有单位和完成人分离的难题,弥补了现有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专利转化机制的不足,形成了专业化的专利评估、培育、增值、推介、洽谈等商业模式和高校科技成果供给侧改革的全新探索。”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小绪向本报记者介绍。

  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十条”政策的出台,极大地提高了科研人员将技术产业化的积极性。“科研成果转化后,教师的奖励分成最高可达90%。”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助理吴业春介绍,华南理工大学还积极引入社会风险投资,完善学校科技投融资体系,用于科技成果转化或科技企业的孵化;通过探索多元化产学研合作模式,建立校企对接、区域辐射的点线面结合的体系,共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扫一扫加微信
关注麦肯锡
紧跟麦肯锡脚步
带您一同成长
地址:中国广东东莞市东城中路辉煌大厦(东城工商分局对面)
电话:0086-769-22301886  22301889  22301887
麦肯锡版权所有,违者必究!中高端企业知识产权和品牌服务定制服务机构